高氏、高堂氏、卢氏、卢胥氏、卢蒲氏、葛卢氏、傒氏、柴氏
文公吕赤的次子封在高邑(今河南禹州市鸿畅镇东高村一带。此为高夷部落曾居住过的地方,古址在今山东禹城。相传黄帝时代已有高姓,高元为黄帝之臣,发明了房屋,为此而姓高。相传同时代的高阳氏颛顼帝和高辛氏帝喾之后裔中也有高姓,但是4000多年前的这段高姓渊源已无稽可查。在夏商时期,活跃在鲁豫大地上一支以鹄为图腾的高夷氏族,鹄就是白天鹅,高夷属于东夷族。东夷族的先祖是高辛氏帝喾,因此,高夷或许直接出自高辛氏。高夷最早居住在今山东莒县一带,随东夷族入住中原而向西、向南迁移,到商朝时期,高夷已经进入了河南北部。公元前1046年,周武王灭商,高夷位于周朝的东面,为周的属国,史称高句骊,也是后来东北的高句丽。春秋以后,高夷逐渐向东北迁移,处于冀北至辽东一带。这支高姓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。这支高姓到唐朝以后,主要向西北迁移,其中一部向东北,再而进入朝鲜),人称公子高,他的孙子傒(见庄公22年)以封邑为氏,遂为高氏。傒在历史中既称齐傒,又称高傒,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,迎立公子小白为君,就是齐桓公。周代的齐国,有国、高二公,世代都是齐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上卿,他们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,凡是齐国的一切大小事务,都必须经过他们二人的最后决定。这就是《左传》注解上所说的:“国子、高子,天子所命,为齐守臣,皆上卿也。”高氏是中国第十五位姓氏。中国历史上,高姓称帝王者14人,曾建立北齐、燕、荆南、南平等政权。
北周宣帝时,皇帝自称天元皇帝,不准人有天、高、上、大之称,官名有犯者要改称呼,姓氏有犯者要改姓氏,因此高氏改为老祖宗的姓——姜氏。
高傒(敬仲)食采于高堂(即高唐,今山东禹城西南、高唐东北),后代有高堂氏。高堂氏生,名隆,字伯,鲁人,本齐公族。唐时从祀孔子,宋封菜芜伯。高堂氏后来改为单姓高氏。
高傒为齐大夫,立齐桓公有功,又被封到卢(今山东长清西南,卢本是姜姓卢戎的卢子国所在地,约前804年,卢子国为齐所并),后代有以邑为氏的遂为卢氏。卢氏的庶族还有卢胥氏、卢蒲氏(《广韵》云:“卢蒲氏,齐有大夫卢蒲癸、卢蒲就魁及卢蒲嫳(顷公的嬖人)。”)。 庆舍把女儿嫁给卢蒲癸,庆舍的手下人对卢蒲癸说:“男女辨姓,子不辟宗,何也?”卢蒲癸回答说:“亲不余辟,余独辟之?赋诗断章,余取所求焉,恶识宗?”这是一桩同姓结婚的例子。卢蒲癸的妻子叫卢蒲姜(卢蒲,丈夫的氏,姜,姓)。复姓的“卢蒲氏”后来也有改为单姓的“卢氏”(《通志·氏族略》:“卢蒲氏,出自桓公,亦为卢氏,范阳。”)。战国后期,卢蒲氏改为单姓卢氏后,繁衍于今河北大兴县一带,以后属涿郡。至三国魏时,涿郡改为范阳郡,卢氏便以范阳称,俗称"范阳卢氏"。 另又有出自齐桓公的一支叫葛卢氏,后也改称为卢氏。
高傒的后代有以王父字为氏的遂为傒氏。 高傒的后代世代为齐卿。高傒——高宣子固——高无咎——高弱。成公17年,因谮被逐,无咎父子奔莒。高固另一子高厚(死于崔杼之难(襄19))——高止(高子容)——高竖。高傒7世孙高止因自专遭到公孙灶、公孙趸排挤而奔燕,儿子高竖据卢邑反叛,提出“苟使高氏有后,请致邑”的条件。齐人便立高傒的曾孙酀,高竖于是放弃卢邑而奔晋(见襄公29年)。高酀(高偃)为齐大夫,儿子为高张(高昭子),在哀公6年被陈乞逐之奔鲁。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,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。渤海高氏由此发轫,繁衍不息,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。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、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、辽东高氏,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。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。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。
姜太公的18世孙,公子高的8代孙高柴(季羔,卫国人,今河南濮阳市。高柴是太康县高贤乡人,墓在河南太康县城西26公里处,太康古称夏阳),是孔子的弟子,高柴的孙子高举以王父名为氏,遂为柴氏,迄今2500余年。汉朝棘蒲侯柴武是柴举的后裔,柴武的后代柴荣在五代时为周世宗,也称为柴世宗。光绪二十六年《富春屠山柴氏宗谱》云:“柴氏本仲尼弟子,高柴之孙举,以王父名为氏,所谓以为氏者也。高柴齐人,其十世祖奚为齐文公子高之孙,故以王父名为高氏。而本姓实姜氏,出炎帝神农氏之系。神农氏生子十有三人,数世而有炎帝器。器生三子,其少子曰祝庸,生术嚣。术嚣生二子,曰条、曰勾龙。勾龙为后土,后世祀於社,生子二人,曰垂、曰信。垂生伯夷,伯夷生太岳,佐禹平治水土,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于申,太公吕尚其苗裔也。武王封之齐,举太公二十二世孙也。柴氏得姓自举始。”